说起陈佩斯这个人,大家伙儿肯定都熟,从小时候看春晚开始,他就跟朱时茂搭档,演那些小品,逗得全国人乐呵。那时候的他,1954年出生,长春人,家里排行老二,父亲陈强是老演员,从小耳濡目染,就对表演上了心。年轻时候进八一电影制片厂,干了六年才有机会主演第一部电影《瞧这一家子》,那片子1979年拍的,他演得接地气,观众一看就喜欢。接着又拍了《夕照街》,1980年的,奠定了喜剧路子。后来跟父亲合作一系列父子档电影,《父与子》1986年,《二子开店》1987年,《父子老爷车》1990年,《爷俩开歌厅》1992年,这些片子在当时火得很,票房不错,观众看完都觉得亲切。
跟朱时茂认识是1983年,在厂里招待所排队打电话,两人一拍即合,开始搞小品。第一次上春晚是1984年,《吃面条》,全国轰动。从那以后,俩人成了黄金搭档,连续15年上春晚,《羊肉串》、《胡椒面》、《主角与配角》这些经典到现在提起来还让人想笑。1998年因为版权事儿,跟央视闹掰了,曝光少了,陈佩斯那时候44岁,事业遇到瓶颈。但他没闲着,转战话剧,2001年卖了北京房子,投身《托儿》,巡演40多个城市,100多场,上座率满的。接着2004年《阳台》,137场,又是多种版本,四川方言啥的。后来又搞了《阿斗》、《老宅》,到2015年推出话剧《戏台》,巡演十年,场场爆满,票房过亿,口碑稳稳的。
展开剩余81%现在说到电影版《戏台》,这事儿得从2017年说起,陈佩斯70岁了,想把话剧搬上大银幕,延续那份对戏的执着。话剧讲的是民国乱世,五庆班班主侯喜亭带班子进京唱戏,遇到各种荒唐事儿,包子铺伙计大嗓儿被误认成名角儿,卷入一堆误会。陈佩斯自己编剧、导演,还主演侯喜亭。找来黄渤演大嗓儿,姜武演洪大帅,尹正演金啸天,杨皓宇、余少群、陈大愚、徐卓儿、尹铸胜这些演员加盟。黄渤这人眼光准,之前赌的片子不少都火了,这次又选对了,陪陈佩斯玩一把。
筹备过程可不顺,拍了七八年,投资方换了好几拨。那些资方一看,71岁老头主演,民国京剧题材,年轻人会买账?不信邪,直接撤资。陈佩斯没退缩,又卖房产砸钱进去,据说总投资1亿多。朱时茂这个老搭档也投了100万,帮着救场。片子成本高,回本至少得3亿。黄渤他们部分演员零片酬支持,就图陈佩斯的这份坚持。片子风格延续话剧,笑中带泪,对权力和艺术关系有探讨,不是纯闹腾的喜剧。
原定7月17日上映,暑期档竞争狠,姜文的《你行你上》、大鹏的《长安的荔枝》这些片子扎堆提档,挤压排片。《戏台》预售一开始惨,首日才14.3万,场均人次6.7,上座率不到7%。陈佩斯7月14日发视频道歉,改档到7月25日,开启7月14到20日的限时点映。没想到点映一放,口碑炸了,豆瓣9.6分,全网零差评。观众反馈说,笑点自然,不低俗,藏着人性观察,乱世众生相刻画细。
票房从低谷起步,7月13日点映加预售破1000万,7月17日破2000万,7月20日15时47分破4000万,到7月21日累计4380万,增长300倍。上座率从15%飙到72%,场场满。比同期《长安的荔枝》点映票房还高,后者500万左右。这逆袭,让早期撤资的资方脸红了,本来不看好,现在眼瞅着票房井喷,悔不当初。黄渤这次赌注下对了,片子火了,他的选择又被证明准。
为什么能逆袭?一是陈佩斯本人的号召力,70后带孩子重温,00后也觉得新鲜。二是片子质量硬,改编自高口碑话剧,巡演十年积累粉丝。三是点映策略聪明,口碑发酵带动预售。暑期档总票房已破40亿,《侏罗纪世界:重生》、《酱园弄·悬案》、《名侦探柯南:独眼的残像》领跑,但《戏台》杀出重围,证明小众题材也能行。陈佩斯在首映礼上说,不是想拍就能拍,中间坎坷多,但坚持下来了。朱时茂看票房低迷时,还说如果不行天天去刷,现在看来不用了。
这片子对行业有启发,现在流量为王,老人主演的片子容易被低估,但真东西总有市场。那些资方撤资,错过机会,现在估计肠子悔青。黄渤这种演员,选片不光看钱,还看价值,这次又赚了口碑。陈佩斯71岁还奔波点映现场,南京、北京、上海跑,观众跨代共鸣,证明好故事不老。票房最终能到多少?业内估2亿到5亿不等,但已超预期。片子不靠大IP,就凭真诚,守住艺术底线。
回想陈佩斯一路,从春晚高光到话剧拓荒,再到电影回归,没走捷径。早期投资方不信年轻人爱看老头儿,现在票房数据打脸。黄渤加入时,估计也赌了把大的,结果对头。朱时茂投钱救场,现在回报丰厚。片子主题深,乱世保戏班尊严,映照现实对艺术的追求。观众看完不光笑,还想想人生,这比纯娱乐片有内涵。
现在暑期档混战,《戏台》突围靠的是口碑传播。点映期间,社交平台刷屏好评,X上帖子说别被自媒体带偏,好看就行。档期调整后,排片从4.8%升,黄金时段多了。陈佩斯没骂人没闹,就用作品说话。那些提档的片子,现在票房压力大,《你行你上》过亿,《长安的荔枝》破五亿,但《戏台》后劲足。
总之,这事儿让多少资方脸红,黄渤又赌对了。陈佩斯用行动证明,年龄不是事儿,坚持才有出路。片子7月25日正式上映,票房还会涨。行业该反思,别总追流量,真材实料才长久。观众也得支持这种片子,不然市场就剩大片了。小众电影逆袭,挺励志的,大家伙儿去看看,支持下老艺术家。
陈佩斯的事业轨迹,从电影厂起步,到春晚爆红,再到话剧深耕,现在电影版《戏台》井喷,逻辑清楚。早期不顺,版权纠纷后转话剧,卖房投资,证明不靠体制也能活。电影筹备八年,换投资人,卖房产,找黄渤这些实力派,零片酬支持,体现圈内信任。预售低迷,改档点映,口碑拉动票房,从14万到4380万,数据实打实。资方撤资后悔,黄渤选择准,朱时茂投资赚。
片子内涵接地气,民国背景下荒唐事儿,笑点源于误会,但底子是人性探讨。侯喜亭守戏,大嗓儿误入,洪大帅霸道,金啸天纠缠,这些角色立体,不脸谱。陈佩斯演绎细腻,黄渤接地气,姜武有张力。比起流量片,这片子有烟火味儿,观众看完觉得值票钱。
票房逆袭也提醒市场,别低估老年导演。陈佩斯再告别老年导演时代?不,他证明了还能玩。姜文片子票房一般,大鹏火了,但《戏台》用实力说话。欢喜传媒投资出品,现在股票飙22%,片方赚了。最终票房破亿稳,3亿回本有望。
这波操作,让人感慨。陈佩斯没浮躁,专注作品。黄渤眼光毒,选对片子。资方短视,错过金矿。现在观众反馈热烈,跨代喜欢。片子不光娱乐,还留思考空间。希望更多这种片子冒头,市场多样化。
发布于:河南省股票配资世界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