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近日,粤海控股集团印发《审计业务中心实施方案》,标志着集团审计监督体系优化工作迈入全面实施阶段。审计业务中心的设立,既是粤海控股集团党委构建“集中统一、全面覆盖、权威高效”的审计监督体系的具体实践,也是践行“护航伙伴、经营帮手、兜底高手、执纪能手”集团监督理念的关键行动,将为集团改革发展注入新的监督动能。
直击堵点
以改革破解监督难题
面对集团业务覆盖板块广、审计资源分配协同难的挑战,粤海控股集团党委秉持改革决心,立足企业发展实际,设立审计业务中心,以针对性改革举措筑牢合规经营、稳健发展的监督防线。
此次改革紧扣“监督效能最大化”核心目标,通过整合资源、创新机制,着力解决审计监督的痛点堵点,为集团高质量发展系紧“安全带”、筑牢“防火墙”。
三大举措
激活审计监督新动能
粤海控股集团从组织架构、运作模式、配套机制三方面发力,重构审计监督新格局。
“1+4”架构落地
打破资源分散壁垒
创新设置“1+4”审计组织架构,激活资源整合效能:
“1”即集团审计部,全面履行审计管理、审计监督、审计整改和外部协调沟通等职责;
“4”即审计管理与整改中心、三大业务板块审计业务中心,分别负责审计规划、审计计划、审计整改及各业务板块审计业务。
此外,粤海控股集团对所属企业审计人员实行“虚拟团队+动态调度”管理,根据集团重点审计任务跨企业、跨板块调配,实现审计资源“精准适配、效能最优”。
“五统一”模式升级
提升监督协同效能
创新提出“五统一”运作模式,构建全链条审计管理体系:
统一计划管理,统筹五年轮审规划与年度审计计划,形成“一盘棋”布局;
统一资源调配,通过“以审代训”“交叉审计”抽调人员参与重点项目,凝聚“一股劲”攻坚;
统一业务指导,制定标准化审计工法、优化信息系统,确保全集团审计“一把尺”量齐;
统一督促整改,规范整改台账、问题分类与销号标准,推动审计问题“一本账”清零;
统一人员考核,将内审工作纳入业绩合同,实现全集团审计业务“一杆秤”考核。
“多维度”机制赋能
筑牢改革落地根基
同步建立三大配套机制,强化改革执行保障:
体系化工作汇报机制,集团审计部定期向党委、董事会、经营班子会汇报审计工作,构建“多层级联动、全流程覆盖”的汇报格局,切实发挥“参谋助手”作用。
一体化全面协同机制,依托集团综合监督平台,整合纪检、法务、财务等监督资源,实现“信息共享、线索互移、成果共用”,推动“问题清单”高效转化为“成效清单”。
专业化支撑保障机制,对重大审计项目、新兴业务领域审计,联合高水平中介机构提供专业支持,提升内部审计队伍专业能力,确保审计结论客观权威、审计建议切实可行。
三大提升
护航集团高质量发展新征程
通过改革,粤海控股集团内部审计监督将实现“三个显著提升”:
监督效能大幅提升,审计监督范围将从“重点领域”向“全领域”延伸,实现全方位覆盖;
风险防控能力持续提升,推动审计监督从事后纠错转向事前预警、事中管控,为企业稳健发展筑牢“安全屏障”;
队伍能力全面提升,培养一批懂业务、会管理、善监督的复合型审计人才,打造粤海审计“铁军”。
下一步,粤海控股集团将持续深化审计监督体系创新,以监督之力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,推动审计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,为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提供坚实保障。
排版校对丨李晓琪
责任编辑丨蔡玉娟
执行主编丨薛杰 余晓莉
内容来源丨粤海控股集团 省国资委综合监督处(巡察工作办公室)
股票配资世界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